close

只要大家快一點時間和心思,在網上轉一轉,就會找到很多新知新趣。每一個品牌都會有它們專屬的形象,它們的logo就是其中之一。一個好的logo設計,是能令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,亦能將品牌訊息留給消費者的媒介。就如小孩子肚子餓會想起麥當奴的 “M"字。運動的朋友會想起 Nike的勾勾和 “Just do it’。時尚有品味的科技當然非 Apple莫屬。Logo的轉變亦代表著該品牌有新的訊息想傳遞

不如我們重溫一下各大品牌logo的歷史吧!很有趣呀!

1: Shell 蜆殼

世界知名能源公司,早在1891年注冊為煤油商標,同年亦在香港開始進行她的業務。創立人Marcus Samuel在六年後正式成立蜆殼運輸貿易公司。在1901開始使用胎貝榖,在1904改用扇貝為標誌。 (延伸閱讀其歷史- 官網)

2: BMW 寶馬

寶馬是不少年青有為的奮鬥目標。 BMW 正式全名為Bayerische Motoren Werke AG,是世界有名的汽車及機車業巨頭。BMW前身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 (BMW)飛機製造廠,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德國飛機製造業被迫停止。所以BMW正式發行股票,成為今日的國際巨頭公司。因前身是飛機製造廠,其logo設計有傳是飛行員在空中旋轉時看到藍白交替的影像而構思的。從一開始到現在,logo都沒太大變化,唯獨是七十至八十年代時,logo設計有點卡通呢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- Wiki)

3: Nike

美國的運動用品生產商。這個logo是在1971年,被一位叫Carolyn Davidson的平面設計學生創造出來的。當時被支付35美元為報酬,後來有傳12後亦得到相對的高價報酬。上面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,就是Nike居然用了七年時間才將勾勾與文字分開!難道他們真的覺得不"黐底"嗎? (延伸閱讀其歷史-Wiki)

4: IBM 國際商業機器

IBM前身是一間叫做 International Time Recording 的公司,是打卡機的生產商。其後與另一間公司 Computing-Tabulating-Recording 合拼,所以看到1911年的logo是將 ITR 和 CTR合拼而作的。再者,1924年正式改名為 IBM,亦由華麗的文字,改為富現代氣氛的字體和設計。1947年,IBM決定改用一個較簡潔的logo, 棄用舊有的地球狀設計,同時更開始生產電腦。更在1972加入橫線代表速度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-Wiki)

5: Canon 佳能

這個有名的日本相機品牌也是小弟正在用的,所以特別親切。Canon原名為 Kwanon, 因一台試作機而命名的,有著觀音的意思,始終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。1934年,這個類型logo設計從未在歐洲及北美出現過,所以深入民心。但其後因考慮到國際化的問題,1953年正式改名為Canon, 及將其logo改為更簡單直接。因Canon和Kwanon發音相近,所以當然亦省下不少麻煩。(延續閱讀其歷史-官網)

6: Google 谷歌搜尋

網上知名的網站,隨了提供搜尋服務外,還提供一個一站式平台,服務包括電郵、文晝、行事歷、短片上載等。此名稱的由來是googol這個數學名詞,就是10的100次方。這個logo真是"清晰簡單",是Sergey Brin用免費繪圖軟件 GIMP而設計的。其後模仿Yahoo 加上"!"。最後,在1999年由斯坦福大學的藝術設計顧問教授 Professor Ruth Kedar 修改後的logo就沿用至今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- 官網)

7: Kodak 柯達

有傳柯達是第一間公司把其名稱弄得像圖案。1935年,柯達選擇了紅色和黃色作為公司的代表顏色。在1960年更加了反頁效果設計。最有創意的莫過於1971年的設計,在黃色的框框裡隱藏著紅色的"K"字。雖然本人十分喜歡這個設計,但不知是否太複雜,最後柯達改為單一文字為logo.這算是跟上其他公司的潮流嗎? (延伸閱讀其歷史 – Wiki)

8: Microsoft 微軟

不用和大家介紹太多吧!1975年,當時公司是叫 Micro-soft。同年再次改變logo, 亦開始了特別的"O"字之故事。這個特別的"O"字亦被當時的員工稱為"Blibbet", 在員工餐廳裡更有芝士漢堡以這名稱命名。12年後公司裡發起了"拯救Blibbet的行動,因為就如大家所見,當時的"革命"未能成功。不但"Blibbet"從新logo中刷下,更換上了"食鬼"似的"O"字。由1994年開始,Logo下是有標語的,不過又有幾多人知道真的標語。我就不知道了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9: Volkswagen 福士汽車

港譯福士汽車,中譯大眾汽車,因原德文名稱有"公眾的汽車"的意思。在二戰前,福士是一間普通的汽車生產商,不過在二戰期間,希特拉當然不會放過將她變為生產戰車的組織,所以可能看到二戰期的logo有工兵齒輪feel。就算改朝換代,logo裡的"V" 和 “W" 都沿用至今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10: Apple 蘋果電腦

雖然一開始驚為天人過,但被微軟及其他電腦製造商重後超前。寂寂無名,但得 iPod 這個個人音樂播放器從新穩站市場一哥的地位。Apple這傳奇實在必需一讀。原來的logo是由我們的教主 Steve Jobs 及 Ronald Wayne親自設計的,是阿牛先生坐在樹下模蘋果的圖,感覺像酒瓶上的招紙。後來因著 Apple II的成功,Apple的業務亦有少少氣息,一改"如詩如畫"的logo, 改為Rob Janoff 設計的七彩蘋果。縱使顏色隨著時代而轉變,但這個蘋果圖形已成為一個高尚科技的代表。 (延伸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11: MasterCard

1966年,17間銀行聯合成立 InterBank 信用卡互惠組織。1969年改命為Master Charge,更用上大家熟悉的兩個交疊著的紅黃圓形設立,確立知名度。1979年,MasterCard這個名稱正式被採用,更將上兩代的 “i" 刷下。在1990年的設計裡看到在兩個圓形交疊的地方架了23條線,而為了更加穩固這個logo,1996年就更新了更明確的字體設計和減了了橫線,令這logo更加簡潔鮮明。 (延伸閱讀其歷史 – Wiki)

12: Firefox 火狐瀏覽器

一個知名的瀏覽器, 創立人Dave Hyatt 和 Blake Ross 推出了第一款瀏覽器,命名為Phoenix(火鳳凰),因此logo就用鳳凰的設計。其後在2002因商標問題,只好改用Firebird (火鳥)一字,但logo就照用。不幸地原來Firebird也已被人註冊了,所以最後就變成今天的Firefox(火狐)。John Hicks在2003年設計了新的logo,沿用至今。 (延伸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13: Pepsi 百事可樂

百事可樂,是可口可樂的對頭家。1890年由Caleb Bradham 創立,1903年正式註冊其商標。1940年代是百事重大改變的時刻,當時的CEO  Walter Mack, 為了從新確立品牌,用了新設計的瓶子及改用瓶蓋設計的logo。二戰時期,為了支持美國,所以有了紅、白、藍三色作品牌選色。球狀的設計在1973年出現。1991年,字體從球裡轉移出來。其後球體越來越3D,最後只剩下球體為品牌代表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14: LG

知名韓國財閥,LG本時由兩間公司合拼而成,分別是 Lucky 和 GoldStar。 1995年, Lucky GoldStar 正式改名為 LG電子,更加上 Life’s Good的標語。現在LG只是LG了。 (延伸閱讀其歷史 -Wiki)

15: Mercedes-Benz 平治

平治同樣是由兩間公司合拼而成的,分別是 DMG (Daimler-Motored-Gesellschaft)和Benz & Cie。一戰後,因兩間公司的性質近似而合拼的。初期logo就只是公司名稱。其後1909年就改為大家熟悉的三角星,代表她們製造的車子能上天、下海、陸上奔馳。多年來,她們大幅度提高和改變設計。今天,這個logo已變成人們心中的高檔車象徵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- Wiki)

16: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美國通用電力

還記起小時候用過這個牌子的電話。這家充滿歷史色彩的公司,1892年由 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 (Thomas Edison賣掉他的發明燈泡而創立的)和 Thomson-Houston Electric Company 合拼而成的。雖然這公司的發展越來越全際化,但其logo的改變就不太大了,也就是這個華麗的 GE 了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 -Wiki)

17:  Nokia 諾基亞

Nokia 一字在芬蘭語裡是代表一種黃鼠狼,雖然與品牌毫無關係。一開始她是一間造紙廠,亦因為所在地區叫 Nokia 而命名。其後曾販賣過不少商品,包括:電視、鞋子,以及輪胎等等,所以其logo由此至今有著大幅度的改變及不太連貫。(延續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18: Ford 福特汽車

Henry Ford曾替愛迪生(就是我們都認識的那位)工作過。在 1902年福特汽車創立前,他曾開創兩間公司,但經營都不太成功。直到第三間公司 Ford & Malcomson, Ltd.成立,又因經營不善(又經營不善了),但幸好有投資者願意再次投入支金,但公司就改為 Ford Motor Co.. 在整過logo歷史的進程裡,什麼形狀的logo也出現過。2003年為慶祝創立百年,logo從新微調設計,更命為"Centennial Blue Oval(百年藍色橢圓)”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 – Wiki)

19: WalMart

世界級巨頭連鎖企業,曾在1994年在香港設立過百貨超市。打著廉價物美的旗號,但食不消香港急速上升的鋪租而撤出香港市場。話雖如此,這家企業在世界的板圖上還是有些地位的。一開始的logo設計非常簡單,雖試過將 Wal 和 Mart分開,又加了橫線、星星,但最後還是回歸原點,加個陽光色彩的"小花花"就算吧。(延伸閱讀其歷史- Wiki)

20: Xerox

Xerox是一間美國文案處理技術公司,產品包括打印機、影印機及其他相類消耗品。原名為Haloid,在1938年,Chester Carlson發明了靜電複印技術(xerography),不過當時的GE、IBM等大廠都不願投資。誰知Haloid願意採用及投資,推出第一台名為Haloid Xerox 14的複印機,因著它的成功,公司亦改名為 Xerox。由61年至04年,這公司給人的第一感就是其打印機,但在2008年,公司從新定位的同時,亦從新設計logo。改變字體和加入球體,比起舊有規矩正常字體的logo, 新的logo感覺更加像現代的傳訊公司。

以上只是其中20個故事。在logo的演變裡,我們可以發現到其公司的特有的故事,發現到該公司有新的訊息想傳遞給公眾。對一組織來說,logo的設計非常重要,logo不能隨便改,如不能代表組織時亦需要立即改變而配合。在此對一班logo設計師致敬。

 


原文轉至:

https://matcheshouse.wordpress.com/2011/04/27/logo01/

https://matcheshouse.wordpress.com/2011/04/27/logo02/

 

arrow
arrow

    Medusa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